顺丰同城试水社交拼单 拼单能成为其第二条增长曲线吗?

来源:北京商报时间:2021-12-16 14:37:02

顺丰同城不断折腾,最终还是打起了C端的流量算盘。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发现,顺丰同城上线了一款名为“埋单单”的微信小程序,以多单同送模式,主打3公里范围的社交拼单服务。据了解,台不仅接入了瑞幸咖啡、喜茶等,未来还将拓展餐饮外卖等其他服务。基于超50万商家服务体量,顺丰同城仍未放下做C端台的念想。拼单能成为其第二条增长曲线吗?

打入下午茶请客场景

顺丰同城仍然难以割舍本地生活这块“蛋糕”,日其上线的“埋单单”便是一款方便用户线上请客下单的台。北京商报记者浏览发现,用户可选择朋友选购、自己买单,或是自己买单、朋友挑选两种模式,切入的消费场景主要为下午茶、请客。根据介绍,接入的品牌包括奈雪的茶、麦当劳、喜茶、瑞幸咖啡等,均为顺丰同城合作的重要客户。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还观察到,基于用户的地址信息,台会自动同时推荐多家门店。以顺丰速运深圳总部为例,可下单的门店包括奈雪的茶、喜茶、瑞幸咖啡、麦当劳、肯德基和Times咖啡。这些门店距离都非常接,比如喜茶的门店离公司的步行距离约为175米。显而易见,“埋单单”在起步阶段计划先从写字楼用户群切入。这类人群的下午茶消费不仅较为典型和高频,而且写字楼附的奶茶、快餐店也较为密集。

据介绍,目前“埋单单”在上海和深圳部分区域进行试水。“‘埋单单’的定位是社交型请客模式,目前还处于验证阶段。除了两种请客玩法,还包括了跨门店选品、实物红包、炫耀互动等功能模块,后续不排除拓展至餐饮外卖等其他类目。”顺丰同城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

“下午茶很适合商务洽谈场景,也是消费水提高的标志,顺丰同城切入这个细分赛道主要还是看中了这个消费趋势,是一个新尝试。”快递专业人士徐勇认为。

不过,和外卖台相比,“埋单单”单个门店的商品丰富度较为有限。例如上述喜茶门店仅上线了9款奶茶饮品,而其在美团的选项超过了20款。

多取同送模式好用吗

和众多台普通拼单不同的是,在配送端,“埋单单”采取的是串联模式,即骑手将多个订单配送至同一个地址。据了解,用户在台上可购买3公里范围内的门店商品,最多仅能选择4家不同门店,基础配送费为8元,每增加1个门店选项,需要添加3元的跑腿费。

那么,较之目前市面上普遍的一人多单、一对一专送模式,多取同送模式在用户端有多大吸引力呢?北京商报记者以顺丰深圳总部为定位地址,在深圳市软件产业园的喜茶、瑞幸咖啡和麦当劳门店分别下单一份芝芝多肉青提、丝绒拿铁和菠萝派,将“埋单单”、美团、饿了么进行时效和价格上的对比。若是按照美团、饿了么的配送模式,用户在多个商家下单后,会有多位骑手依次将商品送达。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埋单单”在时效和价格上已经逼美团,但优于饿了么。“埋单单”的时效为1小时左右,结算共71元;美团最长时效为40分钟,合计70.8元。饿了么的麦当劳门店因为需要凑单,且喜茶门店需要代买,因此推高了配送价格和时效,合计90元,最长等待1小时15分钟左右,商品才能送达完毕。

若是单买一款商品,如瑞幸咖啡的丝绒拿铁,“埋单单”总价为26元,包括18元的商品费和8元的基础配送费。而美团和饿了么的商品费达到20.3元和32元,但加上较低的配送费和店铺优惠,总价为24.3元和28元。此外,三者在时效上非常接,大致在40分钟左右。

因此,“埋单单”能拿下低价,主要是商品价格便宜于其他台。这也意味着,如果“埋单单”商品价与美团持,整体价格优势便会因较高的配送费有所削弱。例如一款喜茶的芝芝多肉青提,美团在免配送费和使用抵用券后,订单价格为30元,而“埋单单”为40元。

高成本谁埋单

无论是缩小配送范围,还是以请客模式进行拼单,可见顺丰同城企图以朋友分享的社交裂变、切入固定时间点的用餐场景来聚集更多订单需求,从而在“埋单单”上形成流量池,来增强台对商家、骑手端的拉动作用。

12月14日,顺丰同城成功登陆港交所,然而当日开盘就出现了破发情形,跌幅超过9%。据万得股票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下午1点,顺丰同城总市值为130.7亿港元,发行价为14港元/股,跌幅达6.04%。

较之美团、饿了么,以及背靠京东的达达集团,顺丰同城可持续的流量路径从哪儿来,这或许是资本市场持续观望的事情之一。财报显示,顺丰同城几年在商家端和用户端的增速有所放缓。2018-2020年,其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58.3%、253.5%和208.7%,而订单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24.1%、105.7%和152.5%。

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上的注册商家数量约53万。而在2021年的前5个月,顺丰同城前五大客户除了订单量占比达38.6%的顺丰控股,其余4家客户均为餐饮企业,贡献了22.5%的订单。值得一提的是,“丰食”团餐新业务的增幅较为明显。2020年,该业务收入为144.6万元,而在2021年前5月,该收入增长至748.7万元。

事实上,“丰食”于2020年上线时,顺丰同城曾紧急辟谣,称不是对标美团、饿了么,主要做企业团餐业务。在2021年4月,针对子公司新增外卖递送服务,顺丰同城相关负责人也曾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不会做C端市场。然而,急于证明增长能力的顺丰同城,仍然难抵外卖消费场景高频、高密度且稳定的订单诱惑。

不过,电商分析师鲁振旺认为,美团已经占据了较大市场,顺丰同城以细分场景做就配送,要想做成规模化,挑战很大。“一方面很难判断上班族对多取同送到底有多少明确的需求,另一方面,较之美团,顺丰同城配送成本高,对市场规模也会有一定压缩。”

简而言之,顺丰同城需要让订单量足够密集,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压力。财报资料显示,与阿里、哈啰出行抱团的顺丰同城计划以4.26亿港元进一步扩大市场和运力池,瞄准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二线城市市县。2022-2024年,顺丰同城预估将每年扩张约100个新市县。(北京商报记者何倩)

标签: 顺丰同城 社交拼单 拼单 增长曲线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显示面板产业步入下行周期 彩电企业成本压力释放

显示面板产业步入下行周期 彩电企业成本压力释放

近日,三星电子再度延长面板采购的消息让外界坐实了面板产业已经切换至下行周期的猜测,有消息人士称,三星电子自6月中旬开始停止采购包括更多

2022-07-22 10:59:27
产品代理人分级对应 保险销售监管趋严

产品代理人分级对应 保险销售监管趋严

7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共六章49条,对保险销售更多

2022-07-22 10:19:19
方便面江湖内卷加剧“高端风”走热 电商渠道或成企业抢占高端市场重心

方便面江湖内卷加剧“高端风”走热 电商渠道或成

方便面江湖的高端战事硝烟弥漫。近日,今麦郎旗下一桶半上线首款高端新品。至此,方便面江湖的四大天王康师傅、统一、白象、今麦郎都在逐鹿更多

2022-07-21 10:35:31
奈飞牵手微软将推出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 保持用户增长先决条件是内容

奈飞牵手微软将推出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 保持用户

全球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日前宣布将推出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据悉,奈飞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或将于今年年底向消费者推出。这代表着奈飞更多

2022-07-21 10:34:18
长短视频平台首次牵手 进一步激发影视类创作者热情

长短视频平台首次牵手 进一步激发影视类创作者热

近期,长短视频平台在规范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方面相继迈出步伐。7月19日,抖音宣布和爱奇艺达成合作,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更多

2022-07-20 10:30:03
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成绩?

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

预制菜作为一个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小小一盘预制菜,一头是田间,一头是餐桌,串联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有关专更多

2022-07-20 10:28:59
入局中国有税零售 DFS有何竞争优势?

入局中国有税零售 DFS有何竞争优势?

近日,DFS集团获得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的国内精品标段特许经营权。作为全球高端消费品旅游零售商,DFS在全球经营多家免税商店。DFS更多

2022-07-20 10:27:49
 “雪糕界”陷入竞争“胶着” 卡拉胶究竟是什么?

“雪糕界”陷入竞争“胶着” 卡拉胶究竟是什么?

最近,某品牌雪糕不会融化登上网络热搜,有观点指出,该品牌雪糕中含有大量食用胶(卡拉胶)。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后,广大网友对于雪糕又有了新更多

2022-07-20 10:24:56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价 34个城市跌回2年前占据70城的近一半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
金融管理部门:房地产销售和融资同步回暖 积累的需求开始释放
    随着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显效,叠加全国疫情逐步好转,积累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回暖未及预期 政策内容逐渐向限购限贷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回暖未及预期。且全...
中交地产成“涨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现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现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盘,沪深65家重庆A...
“小麦大蒜换房” 中小城市为卖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开发商推出小麦换房大蒜换房活动。其中,小麦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 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国家统计局城市...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