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快消品回到耐用品 年轻人为什么“换不动”手机了?
“90后”李大宇在国内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游戏发行部门工作。大厂打工人们多走在电子产品消费最前沿,消费能力强,对新潮流敏感。不过,李大宇表示自己已将近3年半没换新手机了,还在用着2018年9月发布的iPhone XR。
“其实电池健康程度、存储都不太够用,手机流畅度也下降了,但想等一等iPhone 14。”
不止iPhone用户,安卓用户的换机周期也在拉长。vivo执行副总裁、COO胡柏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记得最早(手机更换周期)是16-18个月,之后是20-24个月,最近是36个月了。”
今年4月,一则“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的话题冲上热搜,“穷”“太麻烦”“手机都差不多”,年轻人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理由。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疯狂起量的草莽时代,消费者的换机热情是厂商们的动力之一,各种手机品牌层出不穷,热门机型一机难求,一些换机心切的消费者痛斥手机厂商“饥饿营销”。
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见顶后,出货量连续四年下降。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都不好做了,年轻人对手机的消费热情下降最让手机厂商们头疼,这些问题也直接反映到数据上。
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持续落后于全球市场,仅出货7560万台,同比下滑 18%。中国信通院的报告称,中国智能手机4月份出货量 1769万部,同比下降 34.4%。
一位来自武汉、从业11年的手机卖家告诉《豹变》,今年以来的销量跟往年同期相比,至少降低了50%。手机消费市场不旺,让大家不得不重视一个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
从类快消品回到耐用品
2021年9月,iPhone 13刚发布,张牧就想入手,但终究没舍得。
张牧手中的iPhone X“服役”了四年,最近他才终于下决心换成iPhone 13。张牧说,他身边有很多相似情况的朋友。
手机对于年轻人来说,突然从“类快消品”再度回归到“耐用品”。有网友表示,“我只要换个手机壳,感觉和换了个新手机差不多的样子”“手机在不断变贵,但是我的需求没有增加”。
2010年,iPhone 4横空出世,到之后的iPhone4s称霸整个智能手机界,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智能手机潮流。新闻中甚至爆出高中生为了购买一部苹果手机去“卖肾”,这也让苹果手机有了“肾机”的称号。
此后国内厂商纷纷追赶,在苹果、三星之外,形成“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的四强格局。在智能手机们厮杀激烈的年代,各家厂商们从价格战、手机配置战,到传播、用户粉丝经营战,都打得不亦乐乎。
对于年轻人来说,手机是最私密、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不管是出于社交需求,还是拍照、存储等功能所需,年轻人们都愿意为手机尝鲜。德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在14个发达国家市场中,大约70%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一年半就换一次手机。
到2022年,手机消费出现明显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多种商品零售额同比大跌,其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1.8%,而粮油、食品类、饮料类、中医药品类等零售额却同比上涨。
其中年轻人的购买预期下降最让手机厂家头大。4月初,“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的话题冲上热搜,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趁机在微博上做了个小调查,问粉丝有多久没有换手机。评论区里出现最多的是2019年一加发布的旗舰手机7Pro,这也意味着这批粉丝手里的机型还是三年前的。
OPPO旗下子品牌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直言,整个市场下行比较明显的原因,就在于疫情反复给换机周期和消费能力带来很大挑战。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因为疫情而暂时停工停产,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预期,尤其是年轻群体。“囤货”等日常生活消费成为主流消费的同时,手机回归耐用品本质。
深圳一位15年从业经历的手机卖家老马向《豹变》分析称,很多年轻消费者购物是基于信用消费,例如信用卡或者支付宝花呗消费。对未来信心不足,自然会缩减信用消费,“整体经济大环境下,有的客户减少消费,有的客户选择更便宜的品牌或者型号。”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他的最新调查中指出,已经有一些证据显示,消费者信心下降和通胀因素破坏了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更为致命的是,“需求正在消失,而不是递延”。
疫情一方面削弱了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迫使年轻人的储蓄意识增强。
去年10月,富达国际发布的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每月储蓄比例正在上升,月储蓄金额均值为1624元,储蓄率创3年来新高。同时,年轻人开始热衷购买保值产品,而手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价值。
疫情改变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预期,还直接影响了年轻人的社交频率。由于长时间居家公办和上网课,“手机”在社交里所展现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年轻人的换机热情。
手机厂商“难辞其咎”
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除了受到疫情引发连锁反应的影响,手机厂商自身也存在突出问题。
首先,手机厂商为了讨好用户在设计产品时疯狂“堆料”,特别是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手机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讲,一部手机的性能已经冗余,日常使用两三年不在话下,高端旗舰机“服役”三五年也并不稀奇。
当然,“手机性能冗余”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这对消费者来说算是一个积极影响,但确实让更加务实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更新换代。
虽然性能冗余了,但是新机创新明显乏力。
自从iPhone X之后,主流智能手机的外观再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进。iPhone仍在沿用刘海屏之外,安卓厂商都在用屏占比更高的挖孔屏、曲面屏,而真正的全面屏设计“屏下摄像头”目前还远非主流。
当屏占比没的讲了,手机厂商们又开始忙着发明“颜色”,比如iPhone的远峰蓝,小米的原野绿,vivo的百里丹霞,荣耀的墨玉青,OPPO的逍遥青等等,快赶上口红色号的复杂程度了。结果呢,颜色对于经常更换手机壳的用户来说毫无用处。
此外在配置上,各家手机厂商动辄拼快充,你100瓦我就120瓦;摄像头越来越多,像素越来越高,甚至上亿。却都是一些无效“内卷”,大多数用户感知并不强烈。
而在消费者能够感知到的软件上,却没有什么进步,比如5G手机虽然已经成为主流,但至今没有出现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应用,甚至不少用户为了降低功耗而关闭5G功能。
总之,现在的智能手机愈发平庸,挤牙膏式的升级换代令消费者缺乏新鲜感,遑论让人惊叹的“黑科技”了。
另一个劝退让年轻人换机的问题,是手机的价格不断走高。
一位在深圳、从业14年的手机卖家告诉《豹变》,他今年的销量跟往年差不多,就是因为他调低了手机价格。
2017年以来,也就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开始走下坡路时,手机厂商们眼看“薄利多销”行不通了,开始打起了“溢价”的主意,纷纷进军高端化。特别是华为受制裁以后,小米、OPPO、vivo抢占高端手机市场的野心一个比一个大。
对消费者来说,手机厂商进军高端市场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旗舰机的零售价格提高了。再加上近年来手机供应链的紧张,芯片等零部件涨价,导致手机成本上升,手机厂商不得不加价销售。
根据《Canalys 2021年度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而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过去的1500元至2000元增长至2700元至3000元的价位段。
小米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机平均手机为1188.5元,创历史新高,比2018年同期高出了45%,部分原因就是高端手机销量增加拉高平均手机价格。
手机的价格不断走高,性能更迭已没有更多空间,与年轻人需求更加实际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让手机厂商们很难做到“两手抓”。
如何破解?
怎么才能缩短消费者,特别年轻人的换机周期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预期,无疑很重要,但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
眼下,为了促进居民消费,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
5月23日,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其中就提出“开展消费电子产品促销活动”,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电脑等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
此外,东莞市政府6月1日也发布通告称,将拿出6000万元专款,对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促消费购置补贴。
当然,地方政府的消费补贴只能一时“治标”,要想“治本”还需要手机厂商推出有真正吸引力的、创新性的产品,比如折叠屏手机就被视为一个探索方向。
自从2019年三星、华为相继发布折叠屏手机以来,除了苹果,小米、OPPO、荣耀和vivo等全球主流手机厂商皆已推出折叠屏产品。
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约710万部,在全球智能手机中占比约0.5%。其中,中国市场的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150万部,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比不到0.5%,其中华为拿下近“半壁江山”,三星占据28.8%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折叠屏手机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蓝海。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认为,折叠屏是未来2-3年智能机手机市场细分的增量市场,且增速会非常快,预计未来几年将有10倍量级的增长。荣耀CEO赵明的预测更加乐观,他认为今年折叠屏手机市场便能实现10倍量级的增长。
尽管手机厂商们信心满满,但折叠屏市场的潜力尚不明朗,况且高昂的价格仍是折叠屏手机走量的一座大山。如果折叠屏手机实在拉不动年轻人消费,进军海外市场则是手机厂商们应对中国手机市场不景气的另一手准备。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5G手机渗透率达77.7%,而IDC数据称全球5G手机渗透率仅有五成左右。这意味着,海外市场还有更大的争夺空间。
小米不满足常年制霸印度市场,早已经在欧洲和拉美市场发力,目前成绩不俗。因此,今年一季度,虽然小米出货量在中国市场只能排第五,但在全球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刚在中国市场刚站稳脚跟的荣耀,5月初宣布全面启动海外市场销售。荣耀方面此前向《豹变》表示,会聚焦20个左右的核心国家,覆盖欧洲、中东、亚太和拉美等地区。
今年年初,vivo创始人沈炜在看到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低迷、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称“2022年将是智能手机行业最具挑战的一年”,其实未必,如果疫情影响持续存在且手机厂商依然缺乏革命性的创新,2022年可能只是行业滑坡的一个片段而已。
相关阅读
-
07-22
-
07-22
-
07-20
-
07-20
-
07-20
推荐阅读
-
-
显示面板产业步入下行周期 彩电企业成本压力释放
近日,三星电子再度延长面板采购的消息让外界坐实了面板产业已经切换至下行周期的猜测,有消息人士称,三星电子自6月中旬开始停止采购包括更多
2022-07-22 10:59:27
-
-
产品代理人分级对应 保险销售监管趋严
7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共六章49条,对保险销售更多
2022-07-22 10:19:19
-
-
方便面江湖内卷加剧“高端风”走热 电商渠道或成
方便面江湖的高端战事硝烟弥漫。近日,今麦郎旗下一桶半上线首款高端新品。至此,方便面江湖的四大天王康师傅、统一、白象、今麦郎都在逐鹿更多
2022-07-21 10:35:31
-
-
奈飞牵手微软将推出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 保持用户
全球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日前宣布将推出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据悉,奈飞含有广告的订阅模式或将于今年年底向消费者推出。这代表着奈飞更多
2022-07-21 10:34:18
-
-
长短视频平台首次牵手 进一步激发影视类创作者热
近期,长短视频平台在规范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方面相继迈出步伐。7月19日,抖音宣布和爱奇艺达成合作,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更多
2022-07-20 10:30:03
-
-
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
预制菜作为一个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小小一盘预制菜,一头是田间,一头是餐桌,串联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有关专更多
2022-07-20 10:28:59
-
-
入局中国有税零售 DFS有何竞争优势?
近日,DFS集团获得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的国内精品标段特许经营权。作为全球高端消费品旅游零售商,DFS在全球经营多家免税商店。DFS更多
2022-07-20 10:27:49
-
-
“雪糕界”陷入竞争“胶着” 卡拉胶究竟是什么?
最近,某品牌雪糕不会融化登上网络热搜,有观点指出,该品牌雪糕中含有大量食用胶(卡拉胶)。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后,广大网友对于雪糕又有了新更多
2022-07-20 10:24:56
时尚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环球即时:上市公司正负面新闻2022年07月21日
- 世界动态:加码高阶智驾,国内开放首个无人化出行商业试点
- 当前快看:【盘前播报】建议淡化指数,密切关注量能是否有效补充,积极布局运作轮动板块
- 天天关注:新股申购(打新小闹钟)2022年07月21日
- 环球关注:电网单月投资额环比大增74%!南方电网旗下A股三个月暴涨近3倍,这些上市公司受益
- 最新快讯!最高800万!购房补贴政策潮起:地方政府积极稳楼市
- 全球消息!乌克兰要违约了?政府计划推迟两年偿还外债
- 【全球独家】冲A股失利转战港股,柠萌影业终得入场券,堪称爆款制造专业户,持久率如何?
- 今亮点!拆解方三文对谈王国斌:自洽之谜,悖论之惑,与被低估的三句
- 世界关注:北溪重启前夕 欧盟提议今冬减少15%天然气用量 但面临巨大阻力
- 天天快看:培育钻石半年报盘点:中兵红箭等三家公司单季净利料创历史新高
- 重点聚焦!工信部:上半年多晶硅全国产量约36.5万吨 同比增长53.4%
- 全球热头条丨T+0变T+1!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形态改造与规模压降同步
- 【世界速看料】金梓才和他的财通智慧成长继续痴迷“猪周期”,财通基金公告踩雷地产股,究竟哪只产品存隐忧
- 全球热点!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6.78亿元
- 天天速讯:主板三连阳 重回3300上方
- 【天天新视野】指数仍将震荡反弹
- 【环球速看料】多方尚未完全发力 上升趋势或有延续空间
- 今日热讯:段光明将出任英大证券董事长
- 每日焦点!收评:沪指三连阳收复3300点 军工股掀涨停潮
- 全球今日讯!爱康将为甘孜州正斗光伏实证实验基地提供支架
- 全球信息:指数高开震荡走强 大消费表现活跃
- 环球今日讯!矿业巨头淡水河谷下调年度产量预期 铁矿石市场有望受提振
- 香港上市需要什么条件?港股主板IPO上市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哪些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定义
- “羲和号”首次获得三种太阳谱线轮廓
- 飞秒激光“点亮”空气形成3D影像 飞秒激光显示技术难在哪?
- 环氧乙烷:冰激凌里的“砒霜” 作口罩消毒剂却“真香”
- 溶于泪液的硅纳米针隐形眼镜面世 未来或有望用于治疗人类眼部疾病
- 为什么雄蟑螂不能吸引雄蟑螂? 蟑螂“恋爱”奥秘被科学家破译
- 清华大学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样机开发项目通过验收
- 股票里面的pb是什么意思?股票pb计算公式是什么?
- 浮筹比例是什么意思?浮筹比例是怎么计算的?
- 中国a50指数是啥意思?a50是什么意思?
- 股票中出现XR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现XR有什么影响?
- 基金分几种类型?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哪几种?
- 股票新股和次新股是什么意思?新股与次新股的区别是什么?
- 认购权证是什么意思?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区别是什么?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什么?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一般多少合适?
- 换手率怎么计算? 换手率的意义是什么?换手率高好还是低好?
- 集合竞价在什么时间进行?集合竞价规则和技巧?
- 北京证券交易所指数代码怎么看? 创业板最高指数是多少?
- 股票分批卖出手续费会增加吗?如何分批买入一只股票?
- 新手炒股适合加杠杆吗?股票加杠杆需要什么条件?
- 散户可以买中证1000股指期货吗?中证1000上市时间
- 如何判断涨停板出货和吸筹?涨停板吸筹和出货的区别
-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需要什么资料?小规模不交增值税还提附加税吗?
- 小规模纳税人已经代开专票附加税如何申报?补充公积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 罗马是哪国首都?罗马有多少年的历史和文化?
- 哲学专业要学什么科目? 哲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 民生易贷借款条件 民生银行民易贷怎么样?
- 67万韩元等于人民币?67万韩元是多少人民币?
- 2022年南水北调概念股有那些? 南水北调行业上市公司名单一览
- 圣农发展上市时间 圣农发展股票代码是多少?
- 业绩超预期比亚迪热度再上升 市场占有率排第一
- 二季度全国平均招聘月薪9283元 同比上升0.89%
- 大牛股中通客车上演“天地板” 最终收于跌停价22.89元/股
- 中通客车午后闪崩上演“天地板” 中信证券罕见提示风险
- 首批创业板战配基金陆续迎来开放期 全市场共有13只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
- 中证1000衍生品利好优质小盘股 以医药等成长性较强的细分领域为主
- 退市海医下周将摘牌 年内已有46家公司退市创出历史新高
- 长短视频平台首次牵手 进一步激发影视类创作者热情
- 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成绩?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1.55%报3278.1点
- 入局中国有税零售 DFS有何竞争优势?
- 小麦价格走低 面粉价格在淡季为何不降反涨?
- 聚焦五大领域 四部门联手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 商务部: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 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
- “雪糕界”陷入竞争“胶着” 卡拉胶究竟是什么?
- 儿童牙膏按现行法规监管可正常销售 不得标注“食品级”等词语或者有关图案
- 工信部: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 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北京1亿元餐饮消费券昨起发放 当日领券需当日下单就餐
- 各地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多是倡议 消费者普遍叫好商家却动力不足?
- 7月1日起 北京市社保月缴费基数下限为5869元
- 保险炒停售强制搭售将划红线 售前进行产品人员分级
- 未来三年乡村民宿发展定调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 天天快报!上市公司正负面新闻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聚焦: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看点:新股申购(打新小闹钟)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速看料】固态电池技术再获突破,未来能量密度有望为三元电池数倍
- 环球热头条丨7月19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 每日热闻!【盘前播报】建议淡化指数,积极布局运作轮动板块,围绕科创板
- 播报:滨州市技师学院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参加培训长本事
- 环球信息:新闻联播精选2022年07月19日
- 【当前独家】磷石膏“以渣定产”,工业固废有望变废为宝?
- 世界视点!一周内两次!上海核心商务区办公楼中国电信宽带断网
- 天天快资讯:国家能源局:上半年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7.2%
- 【天天时快讯】天然气危机逼迫下 欧洲化肥巨头警告将进一步减产
- 环球快播:郑州银行与当地房管局“互怼” 预售资金监管不力谁之过?
- 今日快看!乌克兰农业部长:今年可能减少30%至60%的冬季作物播种
- 速递!【明日主题前瞻】装机量占比超85%的储能方式,“十四五”期间总投资1.6万亿元
- 世界微资讯!中国5月持续减持美国公债 持仓量降至数年低点 原因为何?
- 每日热讯!瑞银:电改推进提升发电企业回报率 光伏需求或仍维持高景气
- 热消息:澳大利亚将减少天然气出口 欧洲“气荒”局面雪上加霜
- 天天热议:一体化压铸热度升温!龙头股两个月暴涨3倍,产业链上市公司竞相布局
- 环球通讯!看谁跑得快?一众高位股集体崩跌!仍有大佬从容赚走2000多万
- 焦点!【数据看盘】北向资金甩卖两大锂电龙头 一线游资高低切换迹象明显
- 【环球新要闻】1Y存单发行利率较月初下行18bp已至2.15%,债市杠杆维持高位
- 每日消息!拜登中东行几空手而返 普京访伊朗签“世纪大单”
- 世界今日报丨美国经济衰退将以何种方式出现?瑞银给出4个衰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