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与国内化妆品品牌业绩均有提升 化妆品行业前三季度为何自相矛盾

来源:中国商报时间:2021-11-03 15:04:31

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直呼成本压力大,化妆品企业前三季度为何如此“自相矛盾”?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大涨,但是国内外化妆品巨头们三季度销量下滑、净利润亏损、产品涨价等现象也令其最后一个季度的业绩走向“扑朔迷离”。

国外与国内化妆品品牌业绩均有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化妆品市场上有最激烈的竞争和最重的压力。”一位国内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在社交媒体台上写道,化妆品企业仿佛在坐过山车。

无论是外资化妆品巨头、还是国产化妆品龙头,均在前三季度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根据中国商报记者整理的七家国产化妆品上市企业、八家外资化妆品上市企业前三季度的财报,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领跑业绩榜单,营业收入达到231.9亿欧元(约合1724.2亿元人民),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还增长了9.3%。虽然宝洁、联合利华三季度的化妆品业务营业收入高于欧莱雅,但整体收入仍稍逊一筹。

国内市场仍是外资化妆品巨头的“必争之地”。欧莱雅集团在国内市场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2019年大增42.8%;前三季度,国内市场份额在资生堂集团整体占比中达到了23.7%,资生堂中国大陆三季度零售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8%,高档化妆品整体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5%,其中高档化妆品电商渠道增长了40%以上;欧舒丹也在财报中表示,国内市场对整体销售额的贡献最大,这归功于活跃的网上及实体销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国内A股化妆品企业的头把交椅之争异常激烈,上海家化以58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国内卖化妆品收入最高的企业。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国内化妆品上市企业已经达到了七家。除去家庭清洁产品,上海家化化妆品收入与贝泰妮、珀莱雅、水羊股份、华熙生物、青松股份差距均很小。

化妆品行业真的如“成绩单”呈现的那样风光吗?上述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前三季度业绩不错,但是今年化妆品企业依然很难。尤其是三季度,化妆品企业不得不为自己的盈利能力担忧。

化妆品企业为何“自相矛盾”

一边庆祝业绩大涨,一边担忧利润缩水,今年化妆品企业有些“自相矛盾”。

“今年以来,化妆品原材料价格就一直在上涨。”上述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国庆节之后,部分原材料的价格每吨上涨超过2000元,这令很多企业都难以接受。

据上述化妆品企业负责人提供给记者的原材料报价单,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原材料供应大厂均将每吨原材料的价格上调了500-6500元/吨不等。而据他介绍,原材料最新一次涨价在10月中旬,而今年以来原材料已经多次涨价了。

原材料压力反应在了巨头们三季度的财报中。三季度,国产品牌诺斯贝尔母公司青松股份净利润亏损了6198万元,同比下降147%;宝洁净利润同比下滑4%,其称这是因销售成本上涨13%导致;丸美股份三季度的亏损也超4000万元。

面对压力,化妆品巨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涨价。宝洁预计,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公司受到原材料和运费上涨的不利影响分别为21亿美元(约135.65亿元人民)和2亿美元(约12.92亿元人民),高于上一季度共19亿美元(约122.73亿元人民)的预期。公司将提高部分家庭日用品价格,包括美容类产品、口腔类产品和剃须护理产品等。联合利华三季度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仍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其财报中显示是因为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1%。

“国产品牌在未摸清市场行情前哪敢轻易涨价。”上述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季度也赶上了“双11”大促,本身就依靠低价来吸引消费者,此时如果宣布产品涨价,势必会影响销量。

四季度业绩何去何从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三季度或已经成为国内化妆品行业截至目前遭遇的十年的“最冷消费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增速为3.9%;7月,同比增速在2.8%;8月增速为零。而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9月的增速也达到了13.7%。

化妆品巨头们四季度的业绩何去何从?红杉资本的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电商节多在四季度。化妆品行业在四季度会有很多促销活动,每年四季度整个行业利润几乎占全年的一半。化妆品行业四季度的利润仍然可以期待。

一位长期观察A股化妆品上市企业的投资者则对记者表示:“进入三季度,化妆品行业整体销量增速持续放缓,此前的行业增长红利以消费分层升级为基础,由媒介变迁和线上渠道高增长驱动。而目前,媒介变迁和线上渠道的发展进入瓶颈期。我认为化妆品行业阶段增长的红利期已经接尾声了。”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国产化妆品企业,尤其是新锐彩妆品牌,短期内或无法摆脱利润阴霾。天勤品牌咨询CEO罗文琴表示,彩妆品类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忠诚度低,同时消费者对价格又相对敏感。在高营销投入下,这些品牌经常陷入低利润、甚至无利润局面。除去品牌创建初期的策略亏损因素,这种短期内无解的利润阴霾的状况或将持续。(记者 马嘉 文/图)

标签: 化妆品 品牌业绩 提升 化妆品行业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宠物保险康复理疗等宠物消费市场悄然兴起 拟人化服务兴起

宠物保险康复理疗等宠物消费市场悄然兴起 拟人化

近日,杭州小狗请私教健身一个月瘦10斤的趣闻引发网友关注。对此,不少网友好奇,减肥已经卷到动物界了?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为宠物请私教的更多

2022-07-22 10:17:31
多地发放新一批消费券 消费券怎么领都能干什么?

多地发放新一批消费券 消费券怎么领都能干什么?

近期,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江苏、天津、广州等地都在发放消费券,涉及餐饮、家电、汽车等多个领域。消费券怎么领,都能干什么?记者从更多

2022-07-21 10:30:17
北京1亿元餐饮消费券昨起发放 当日领券需当日下单就餐

北京1亿元餐饮消费券昨起发放 当日领券需当日下

昨天上午10时开始,北京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餐饮消费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饮类服务的平台企业共同出资,推出外卖类、到店类、养老助残类三种消更多

2022-07-20 10:23:02
各地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多是倡议 消费者普遍叫好商家却动力不足?

各地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多是倡议 消费者普遍叫

为更好守护外卖安全,近段时间不少城市都在开展食安封签推广活动。对这一倡议,消费者普遍叫好,但一些商家却显得动力不足。封签虽小,作用更多

2022-07-20 10:22:06
节能补贴带火绿色家电消费 叠加助力消费升级

节能补贴带火绿色家电消费 叠加助力消费升级

我市近期还将发放消费券,叠加助力消费升级原价3299元的空调,厂家活动优惠500元,家电以旧换新又抵扣了400元,政府给的节能补贴再免去239更多

2022-07-19 10:51:11
北京餐饮消费券覆盖超7万商家 多方推动餐饮市场复苏缓解餐饮企业经营压力

北京餐饮消费券覆盖超7万商家 多方推动餐饮市场

餐饮消费券有多少?去哪领?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上午10点起,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餐饮消费券。据悉,此次消更多

2022-07-19 10:24:06
炎炎夏日带火“亲水经济” 水上生意激发消费活力

炎炎夏日带火“亲水经济” 水上生意激发消费活力

炎炎夏日,寻求凉爽成为消费者的最大喜好,此时以水为关键词的各类水世界、水乐园在消费市场大放异彩。商家们紧紧抓住商机,使出浑身解数揽更多

2022-07-18 10:38:43
探寻门店消费新场景 餐饮品牌“盯上”联名店

探寻门店消费新场景 餐饮品牌“盯上”联名店

近期,新茶饮品牌喜茶和老字号餐饮品牌全聚德因接连宣布推出线下联名店引发关注。专家认为,与以往产品联名不同的是,线下联名店是从整个设更多

2022-07-18 10:38:15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价 34个城市跌回2年前占据70城的近一半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
金融管理部门:房地产销售和融资同步回暖 积累的需求开始释放
    随着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显效,叠加全国疫情逐步好转,积累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回暖未及预期 政策内容逐渐向限购限贷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回暖未及预期。且全...
中交地产成“涨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现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现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盘,沪深65家重庆A...
“小麦大蒜换房” 中小城市为卖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开发商推出小麦换房大蒜换房活动。其中,小麦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 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国家统计局城市...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