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协:超八成受访者被大数据“杀熟” 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尽管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和执法力度也不断加强,但从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和媒体报道来看,有关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仍然备受关注。为持续深入了解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活动。
一、基本调查情况
本次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和消费体验两种方式。其中问卷调查自2021年11月1日启动,截止至2021年11月11日,通过“北京消协”微信、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网以及消费者网等渠道,共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186份。调查结果显示,86.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82.37%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普遍存在,92.33%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的原因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差异化营销。
体验调查选取了16个消费者常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共完成32个模拟消费体验调查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对16个平台进行的32个模拟消费体验样本中,有18个样本新老用户账户的价格一致;有14个样本新老账户的价格不一致。其中,大多数样本是因为打折或优惠力度不同导致最后成交价格不同,但飞猪旅行和饿了么个别体验样本显示,新老用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服务)的标价不同,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调查结果
1.八成多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非常普遍,并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82.37%)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非常普遍或普遍,仅有极少数(1.29%)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不普遍或根本不存在。同时,有八成多(86.91%)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认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2.网络购物中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82.44%)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七成多(76.85%)受访者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反映在网络外卖(66.96%)和网络打车(63.00%)消费过程中遭遇大数据“杀熟”的受访者均达到六成多。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在电影消费和视频消费时遭遇过大数据“杀熟”问题。这说明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等消费领域。
3.八成多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体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85.38%)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近八成(79.98%)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七成多(75.80%)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打折优惠形式,近七成(69.37%)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隐藏或不送老用户优惠券,六成多(62.26%)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根据用户特点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体现为手机配置不同价格不同、默认勾选之前购买过的服务、不买时送优惠券买时却没有等形式。这说明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打折优惠形式、隐藏或不送老用户优惠券以及根据用户特点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等方面。
4.九成多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是为了开展差异化营销。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多(92.33%)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是为了开展差异化营销,而认为是为用户推荐合适商品(服务)和为用户节省选择成本的受访者却很少,占比分别为17.27%和15.67%。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是为了开展差异化营销,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只有较少数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是为用户推荐合适商品(服务),或为用户节省选择成本。
5.九成多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扰乱市场秩序,八成多受访者认为会透支消费者信任。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多(92.02%)受访者都认为大数据“杀熟”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八成多(84.64%)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透支消费者信任,降低企业信誉;七成多(75.80%)受访者认为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商业信誉;近四成(37.70%)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还会降低用户忠诚度。由此可见,大数据“杀熟”不仅会透支企业消费者信任、降低企业和行业信誉,而且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6.近九成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侵犯消费者权益,但真正发起维权的却不多。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89.56%)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超八成(80.65%)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六成多(66.13%)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超过一半(51.51%)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还有三成多(37.82%)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但遇到大数据“杀熟”问题后,有一半多受访者选择不再去该商家消费,有三成多受访者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只有极个别(0.43%)受访者选择通过司法诉讼方式维权。这说明大多受访者虽然认识到大数据“杀熟”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但真正依法维权的人并不多,也说明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7.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账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实际成交价不同现象。例如,体验人员分别通过新、老用户账号同时在飞猪旅行app上预订同一日期“宋城千古情(贵宾票)+灵隐飞来峰(大门票)成人票”时,老用户账号显示价格360元,享受飞猪红包10元,优惠后价格为350元;而新用户账号显示价格355元,不享受任何优惠,新、老用户账号显示价格不同,享受优惠也不同。体验人员分别通过新、老用户两个账号同时在饿了么平台订购同一饭店的同样饭菜,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了7元“双重补贴”红包,而且配送费也比新用户少优惠0.4元。
8.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行为隐蔽性强、监管手段跟不上,希望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关于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的原因,有近九成(88.01%)受访者认为是监管手段跟不上,同时认为是隐蔽性太强(85.95%)、相关法规不健全(82.32%)的受访者也均达到了八成多,此外还有近八成(79.53%)受访者认为是不容易取证。至于如何规范和治理大数据“杀熟”问题,九成多(92.43%)受访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八成多(86.65%)受访者认为应通过完善立法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超七成(70.97%)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企业自律,还有六成多(65.60%)受访者认为应该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几点调查建议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根据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为规范和治理大数据“杀熟”行为提供法律依据。由于大数据“杀熟”概念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形式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有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具体明确,建议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加大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为规范和治理大数据“杀熟”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为相关经营者开发和利用大数据技术划定红线标准。
2.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大数据监管技术,对违法违规经营者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鉴于目前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大数据“杀熟”行为又很难发现和取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方法,要求经营者事先报告平台算法、收集数据种类、数据用途等信息,并实时监控有关经营网站的价格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对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做出预判。对于查实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并向社会公示。
3.企业应诚信守法经营,合理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主动接受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应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遵守商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根据消费者用户特征推送商品或服务时,应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制定价格标准以及开展相关促销活动时,不设置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规则价格标准、打折优惠等,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利。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个人信息采集和使用情况,如实告知企业使用大数据信息的有关情况,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
4.消费者应主动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消费常识,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仔细阅读用户注册协议和隐私保护协议条款,尽量减少在互联网上留下个人信息痕迹,降低在平台使用搜索收藏等功能的频率。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尽量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商家进行价格比较。如果遇到大数据“杀熟”问题,应及时通过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保存好证据。如果与商家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07-21
-
07-19
-
07-18
-
07-18
推荐阅读
-
-
宠物保险康复理疗等宠物消费市场悄然兴起 拟人化
近日,杭州小狗请私教健身一个月瘦10斤的趣闻引发网友关注。对此,不少网友好奇,减肥已经卷到动物界了?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为宠物请私教的更多
2022-07-22 10:17:31
-
-
多地发放新一批消费券 消费券怎么领都能干什么?
近期,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江苏、天津、广州等地都在发放消费券,涉及餐饮、家电、汽车等多个领域。消费券怎么领,都能干什么?记者从更多
2022-07-21 10:30:17
-
-
北京1亿元餐饮消费券昨起发放 当日领券需当日下
昨天上午10时开始,北京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餐饮消费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饮类服务的平台企业共同出资,推出外卖类、到店类、养老助残类三种消更多
2022-07-20 10:23:02
-
-
各地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多是倡议 消费者普遍叫
为更好守护外卖安全,近段时间不少城市都在开展食安封签推广活动。对这一倡议,消费者普遍叫好,但一些商家却显得动力不足。封签虽小,作用更多
2022-07-20 10:22:06
-
-
节能补贴带火绿色家电消费 叠加助力消费升级
我市近期还将发放消费券,叠加助力消费升级原价3299元的空调,厂家活动优惠500元,家电以旧换新又抵扣了400元,政府给的节能补贴再免去239更多
2022-07-19 10:51:11
-
-
北京餐饮消费券覆盖超7万商家 多方推动餐饮市场
餐饮消费券有多少?去哪领?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上午10点起,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餐饮消费券。据悉,此次消更多
2022-07-19 10:24:06
-
-
炎炎夏日带火“亲水经济” 水上生意激发消费活力
炎炎夏日,寻求凉爽成为消费者的最大喜好,此时以水为关键词的各类水世界、水乐园在消费市场大放异彩。商家们紧紧抓住商机,使出浑身解数揽更多
2022-07-18 10:38:43
-
-
探寻门店消费新场景 餐饮品牌“盯上”联名店
近期,新茶饮品牌喜茶和老字号餐饮品牌全聚德因接连宣布推出线下联名店引发关注。专家认为,与以往产品联名不同的是,线下联名店是从整个设更多
2022-07-18 10:38:15
时尚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环球即时:上市公司正负面新闻2022年07月21日
- 世界动态:加码高阶智驾,国内开放首个无人化出行商业试点
- 当前快看:【盘前播报】建议淡化指数,密切关注量能是否有效补充,积极布局运作轮动板块
- 天天关注:新股申购(打新小闹钟)2022年07月21日
- 环球关注:电网单月投资额环比大增74%!南方电网旗下A股三个月暴涨近3倍,这些上市公司受益
- 最新快讯!最高800万!购房补贴政策潮起:地方政府积极稳楼市
- 全球消息!乌克兰要违约了?政府计划推迟两年偿还外债
- 【全球独家】冲A股失利转战港股,柠萌影业终得入场券,堪称爆款制造专业户,持久率如何?
- 今亮点!拆解方三文对谈王国斌:自洽之谜,悖论之惑,与被低估的三句
- 世界关注:北溪重启前夕 欧盟提议今冬减少15%天然气用量 但面临巨大阻力
- 天天快看:培育钻石半年报盘点:中兵红箭等三家公司单季净利料创历史新高
- 重点聚焦!工信部:上半年多晶硅全国产量约36.5万吨 同比增长53.4%
- 全球热头条丨T+0变T+1!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形态改造与规模压降同步
- 【世界速看料】金梓才和他的财通智慧成长继续痴迷“猪周期”,财通基金公告踩雷地产股,究竟哪只产品存隐忧
- 全球热点!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6.78亿元
- 天天速讯:主板三连阳 重回3300上方
- 【天天新视野】指数仍将震荡反弹
- 【环球速看料】多方尚未完全发力 上升趋势或有延续空间
- 今日热讯:段光明将出任英大证券董事长
- 每日焦点!收评:沪指三连阳收复3300点 军工股掀涨停潮
- 全球今日讯!爱康将为甘孜州正斗光伏实证实验基地提供支架
- 全球信息:指数高开震荡走强 大消费表现活跃
- 环球今日讯!矿业巨头淡水河谷下调年度产量预期 铁矿石市场有望受提振
- 香港上市需要什么条件?港股主板IPO上市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哪些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定义
- “羲和号”首次获得三种太阳谱线轮廓
- 飞秒激光“点亮”空气形成3D影像 飞秒激光显示技术难在哪?
- 环氧乙烷:冰激凌里的“砒霜” 作口罩消毒剂却“真香”
- 溶于泪液的硅纳米针隐形眼镜面世 未来或有望用于治疗人类眼部疾病
- 为什么雄蟑螂不能吸引雄蟑螂? 蟑螂“恋爱”奥秘被科学家破译
- 清华大学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样机开发项目通过验收
- 股票里面的pb是什么意思?股票pb计算公式是什么?
- 浮筹比例是什么意思?浮筹比例是怎么计算的?
- 中国a50指数是啥意思?a50是什么意思?
- 股票中出现XR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现XR有什么影响?
- 基金分几种类型?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哪几种?
- 股票新股和次新股是什么意思?新股与次新股的区别是什么?
- 认购权证是什么意思?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区别是什么?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什么?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一般多少合适?
- 换手率怎么计算? 换手率的意义是什么?换手率高好还是低好?
- 集合竞价在什么时间进行?集合竞价规则和技巧?
- 北京证券交易所指数代码怎么看? 创业板最高指数是多少?
- 股票分批卖出手续费会增加吗?如何分批买入一只股票?
- 新手炒股适合加杠杆吗?股票加杠杆需要什么条件?
- 散户可以买中证1000股指期货吗?中证1000上市时间
- 如何判断涨停板出货和吸筹?涨停板吸筹和出货的区别
-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需要什么资料?小规模不交增值税还提附加税吗?
- 小规模纳税人已经代开专票附加税如何申报?补充公积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 罗马是哪国首都?罗马有多少年的历史和文化?
- 哲学专业要学什么科目? 哲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 民生易贷借款条件 民生银行民易贷怎么样?
- 67万韩元等于人民币?67万韩元是多少人民币?
- 2022年南水北调概念股有那些? 南水北调行业上市公司名单一览
- 圣农发展上市时间 圣农发展股票代码是多少?
- 业绩超预期比亚迪热度再上升 市场占有率排第一
- 二季度全国平均招聘月薪9283元 同比上升0.89%
- 大牛股中通客车上演“天地板” 最终收于跌停价22.89元/股
- 中通客车午后闪崩上演“天地板” 中信证券罕见提示风险
- 首批创业板战配基金陆续迎来开放期 全市场共有13只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
- 中证1000衍生品利好优质小盘股 以医药等成长性较强的细分领域为主
- 退市海医下周将摘牌 年内已有46家公司退市创出历史新高
- 长短视频平台首次牵手 进一步激发影视类创作者热情
- 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成绩?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1.55%报3278.1点
- 入局中国有税零售 DFS有何竞争优势?
- 小麦价格走低 面粉价格在淡季为何不降反涨?
- 聚焦五大领域 四部门联手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 商务部: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 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
- “雪糕界”陷入竞争“胶着” 卡拉胶究竟是什么?
- 儿童牙膏按现行法规监管可正常销售 不得标注“食品级”等词语或者有关图案
- 工信部: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 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北京1亿元餐饮消费券昨起发放 当日领券需当日下单就餐
- 各地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多是倡议 消费者普遍叫好商家却动力不足?
- 7月1日起 北京市社保月缴费基数下限为5869元
- 保险炒停售强制搭售将划红线 售前进行产品人员分级
- 未来三年乡村民宿发展定调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 天天快报!上市公司正负面新闻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聚焦: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看点:新股申购(打新小闹钟)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速看料】固态电池技术再获突破,未来能量密度有望为三元电池数倍
- 环球热头条丨7月19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 每日热闻!【盘前播报】建议淡化指数,积极布局运作轮动板块,围绕科创板
- 播报:滨州市技师学院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参加培训长本事
- 环球信息:新闻联播精选2022年07月19日
- 【当前独家】磷石膏“以渣定产”,工业固废有望变废为宝?
- 世界视点!一周内两次!上海核心商务区办公楼中国电信宽带断网
- 天天快资讯:国家能源局:上半年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7.2%
- 【天天时快讯】天然气危机逼迫下 欧洲化肥巨头警告将进一步减产
- 环球快播:郑州银行与当地房管局“互怼” 预售资金监管不力谁之过?
- 今日快看!乌克兰农业部长:今年可能减少30%至60%的冬季作物播种
- 速递!【明日主题前瞻】装机量占比超85%的储能方式,“十四五”期间总投资1.6万亿元
- 世界微资讯!中国5月持续减持美国公债 持仓量降至数年低点 原因为何?
- 每日热讯!瑞银:电改推进提升发电企业回报率 光伏需求或仍维持高景气
- 热消息:澳大利亚将减少天然气出口 欧洲“气荒”局面雪上加霜
- 天天热议:一体化压铸热度升温!龙头股两个月暴涨3倍,产业链上市公司竞相布局
- 环球通讯!看谁跑得快?一众高位股集体崩跌!仍有大佬从容赚走2000多万
- 焦点!【数据看盘】北向资金甩卖两大锂电龙头 一线游资高低切换迹象明显
- 【环球新要闻】1Y存单发行利率较月初下行18bp已至2.15%,债市杠杆维持高位
- 每日消息!拜登中东行几空手而返 普京访伊朗签“世纪大单”
- 世界今日报丨美国经济衰退将以何种方式出现?瑞银给出4个衰退情景